(资料图片)
本文是我在知乎上撰写的文章特搬运至此(有删改)供有兴趣的网友讨论。
平昌周期的主要比赛的跳跃对比已经做完了,我感觉结论已经很明显了,跳跃是否有Z轴(前后方向)调整对GOE打分的影响非常不明显,甚至在空中姿态这个项目中Z轴(前后方向)调整都不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点(比起仰头、端肩、缩脖、盘腿),跳跃GOE打分是一个综合考虑的过程,而且高分跳跃也不要求跳跃所有方面都是完美的(那不存在)。北京周期重大比赛数量因疫情原因减少(羽生参加的更少),只有19年WC、19年GPF、21年WC、22年北京冬奥。北京冬奥的视频素材不多我就不做了(毕竟差了50分智力正常的对比赛也没质疑),其他三场的对比我慢慢做。
羽生的粉丝们对陈巍的攻击我可以理解(维护偶像呗),但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他们接受不了羽生在COP2.0规则下就是无法战胜陈巍这个现实。我查到羽生和陈巍的交手一共4次分别是16年的GPF,17年四大洲锦标赛、17年世锦赛,18年平昌冬奥会。羽生三胜(16年GPF、17年WC、平昌冬奥)一负(17年4CC),但16年GPF和平昌冬奥羽生都是在陈巍崩了SP的情况下FS输给陈巍10分左右。实际上当时情况已经很明显,即使在平昌周期羽生的P分有明显优势(还是某些人认为最合理的COP1.0规则体系)的情况下,只要陈巍短节目不出现重大失误羽生赢他就非常困难。进入北京周期失误多的人变成羽生,加上规则的确对羽生不利,羽生输给陈巍当然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最后说说COP1.0规则是否合理,很多人攻击COP2.0规则打分随意性强,那请看看下面截取的部分小分表吧
一个短节目打分能差出小14分,自由滑能差出30多分的体系你告诉我没随意性?开什么玩笑。我对COP1.0不满意主要是GOE不反应动作难度的影响,P分待遇终身制,失误对P分没影响。至于COP2.0,COP1.0的一些毛病(比如说打分的偏向性)还都有,那些都是人打分项目的通病,不过改总比不改好。
由于有网友认为陈巍的轴线调整远大于其他选手特制作了下面两个对比图。
关键词: